新会柑有机种植探索-温和堂陈皮庄园科学种植篇

2020-08-25 1950

  温和堂陈皮庄园科学种植篇

  科学种植,简单理解,就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根据作物的生物特性和周围环境的生态特征,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创造有利于作物健康生长的种植管理。

  科学种植,对种植户来说,就是在综合考量投入和产出基础上,以获取较大的收益,无论是产量高还是品质优。

  而技术层面,种植新会柑涉及到修剪技术、施肥技术、生长调控技术、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等。

  修剪技术

  修剪主要分为幼年树整形修剪和结果树修剪。对于幼年树,整形时利用复芽和顶芽优势的特性采用“抹芽控梢”,促使幼树多发新梢,迅速扩大树冠。

  夏秋季节,当嫩梢长到2-3厘米时,开始选择性地抹除,“去早留齐,去少留多”,每3-4天一次,在一定时间内嫩梢越抹越多,坚持15-20天,待全株大部分的末级梢都有2-3条新梢萌发时,即停止抹梢,称为“放梢”。

  一般每年放梢3次(即春、夏、秋各一次)。

  对下一年准备结果的树,要注意适时放秋梢和控制夏梢的数量,如夏梢萌发的数量适中而壮健则秋梢增多,利于来年挂果数量。

  对于结果树,冬剪在采果后至春芽萌发前进行。主要是疏剪枯枝、病虫枝、衰弱枝、交叉枝、衰退的结果枝和结果母枝等,调节树体营养,控制梢果比例。

  对一些枝条也适当进行回缩修剪。夏季主要有摘心、抹芽、短截、回缩等,是对春、夏梢以及徒长枝的修剪,促进结果母枝多而壮,保证来年高产,要点在结果母枝发生前进行。

  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抹除夏梢技术是防止落果和迅速增加结果母枝的有效措施。

  回缩:也称缩剪。是指剪掉2年生枝条或多年生枝条的一部分。回缩的作用,一是复壮,二是抑制部分生长。

  短截: 就是把枝条剪短。其主要作用是促使其抽生新梢,增加分枝数目,以保证树势健壮和正常结果。

  温和堂茶坑种植庄园的新会柑苗现在处于幼苗期,其修枝整形则主要是通过抹芽控梢、摘心等措施,培育自然开心型的立体树冠。

  具体措施是在主干高度30-40㎝处选留2-3个分布均匀、生长健壮的枝梢作基部主枝,各主枝间保持15-20㎝间距,在主枝上选留2-3个侧枝作为第二层,以后每批梢逐年以此类增。

  这种方式对于塑造自然开心型的丰产树形较为有利。

  施肥技术

  施肥,讲究均衡和适时、适量。

  需要注意肥料的平衡施用和薄施(结果期避免伤根)勤施,以满足新会柑常年生长发育的需要。

  施肥较好是有机肥料与无机纯矿源肥料配合施用,幼年树以氮为主,促进幼树生长;结果树则在氮肥的基础上,增施磷钾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衰老树需多施氮肥,以恢复树势。

  迟效性的有机肥应深施,速效性肥则浅施。依据树龄不同,而选择有针对性的肥料,均衡施用。

  施肥时间

  基肥:新会柑基肥多在11、12月份,果子采后施,一般随采随施。这次施肥以达到恢复树势,提高抗寒力,防止落叶,促进花芽分化的目标,也是克服柑橘大小年的一项重要措施。

  肥料以含氮高的肥料为主(如腐熟的花生麸、豆粕等),施用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30%。

  追肥(多分三次进行):

  花前肥,这次肥要重施,一般在开花前一个月施。用量是施肥总量的百分之30。如骨粉、钙镁磷肥、厩肥等。

  这次施肥主要是促进春梢抽生和开花结果,为开花提供能量磷源和信号钙源。

  幼果形成期追肥(4-5月)

  幼果形成期间养分消耗多,如肥料供应不足,容易引起落花落果,这次施肥为达到保果目的,应早施,如延迟到6月份,会导致夏梢大量抽生,造成大量落果,影响产量。施肥量是全年总施肥量的 百分之20。

  壮果肥(7-8月)

  秋梢抽生前半个月追施,这时正是柑果迅速膨大和秋梢抽生时期,秋梢也是次年的主要结果母枝,要注重这次追肥施用,以高磷高钾肥料为主,如草木灰、骨粉等。

  生长调控技术

  温和堂新会柑园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针对性地补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用生态的方式促进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帮助有“菌根共生”特性的新会柑创造良好的根周生态环境。

  根据幼年新会柑的生长特性,设计一年“沟施4次+淋施”的施肥方案。其中沟施方法主要是环状法:以树干为中心,沿树冠周围开施肥沟,沟深15-20cm,宽约30cm,肥料施放后覆土。

  淋施方法是,根据柑苗生长需要,应用滴灌设备将肥料按照适宜浓度溶于水后淋施,主要淋施部位为滴水线外10-20cm范围。同时在行间套作其他矮杆作物(绿肥黄豆),控制杂草生长,熟化及改良土壤。

  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病虫草害防控方面,遵循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依据病害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以预先防治的方式提早干预,结合中耕除草,减少病虫草害的影响。

推荐新闻